要是What if

奧斯卡影后Kate Winslet是個才女,她唱的"What if",還真的唱到很多人的心坎裡呢。
尤其是失戀的人的心坎。

或許是你

中學時很喜歡的一首歌:It might be you,到現在還是那麼的喜愛。
現在才知道,原唱者是Stephen Bishop。
我曾經唱過給心愛的人聽,但高音部份實在太難,唱出變質的音調,總是惹起對方的微笑。


發神經


你開心嗎?
開心!因為我這癩蛤蟆吃了天鵝肉。
開心!因為我這牛糞上插了一枝鮮花。
開心!因為我這婊子立了貞節牌坊有後人誇。

你傷心嗎?
傷心!因為我禍不單行。
傷心!因為我失了夫人又折兵。
傷心!因為我這豬八戒瘦成了白骨精。

我愛巴西人的豪放、悠閒與浪漫


巴西最近推動內衣日(underwear day),凸顯了巴西人的豪放、悠閒與浪漫。看巴西電影和桑巴舞,就更加有同感了,是嗎?
巴西與馬來西亞同屬熱帶雨林國家,天然資源豐富,常年如夏雨量多,使農耕比溫寒帶地區的人更容易。
人民的生計相對容易,長久下來,人因此都養成比較悠閒和浪漫的個性吧?
宗教卻使兩地人民有了不同的際遇;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不再像五六十年代時的豪放與浪漫了。
悠閒,則保持了下來。

無聲的那一刻




當你聽到騰空的寂靜
那你就能看到騰空的美
掌聲如浪跟著擊碎
無聲的陶醉
你感嘆世俗如此明媚
滿足於表面的俊美 征服
一次又一次一個又一個的附會

你感嘆世俗
那又何必
試問有多少人領會
騰空的寂靜美
或許美是一個誤會
當時光走向夜裡
再呈現的又是另一個誤會

我真的聽到了騰空的寂靜
伴隨著粉末的下墜

在忙碌時我們都怕心不在焉


每個月的月中,我又進入了看稿、趕稿、趕版的忙碌期。每個月固定的,來了又去,好比女性的經期。
還好,不像日報或線上出版,沒日沒夜地跑新聞和忙,我一定受不了。
而我的慵懶,也注定了我不會加入日報當新聞記者。
在工作量來說,我滿意目前的工作;一般來說,有兩個星期較忙,有兩個星期可以較為寫意的生活和策劃工作。
誰沒忙過?在忙碌時,我最怕是生病了,還得上班。還有,還怕家裡出事,需兩頭忙,心中又牽掛,精神恍恍惚惚的。
昨晚,照顧老爸的二哥打電話來,說今早要商量照顧老爸的事,沒頭沒尾的便蓋上電話。幸好今早又說問題解決了,不然,精神一定又岔開去。
有一年,老爸動前列腺手術出了狀況,約兩個星期我得常常到醫院過夜看他,隔天又要上班,好苦。
另一個怕,是個人感情出了毛病,心情低落,更時而躲進廁所流淚。
回想起來,那個月的文章一定是交行貨、草草了事了。

舊詩


上世纪,好像是很久遠的事,大學畢業後就要進入五花八門裡,我寫了一首詩,在文藝春秋中出現,是這樣的:

處世的抉擇

改變的人啊
你的變
是昨夜臃腫的含苞
悄悄趕上把紅火球打倒

你黑白的黑白
是早艷爭風吃醋
黃昏時滿落花淚
現出變態的禿頭花托

常常很世態的蛻變
跟隨大自然施法
讓好的石頭表面圓圓滑滑
好的水河水不犯井水

竟然是我了
選擇
變成鳥還是變成蛇